天道酬勤的最好证明!上万字走心分享:如何拿下录取率极低的Top30名校塔夫茨大学双专业?
阅读: 774 发表:4年前Lily同学档案 就读高中:Shattuck-St Mary’s School 秋季入读:塔夫茨大学 语音版经验分享请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1. 无悔的五年美高生涯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和国内的高校合作比较多,对国内的大学教育以及国外一些研究所的研发也是比较熟悉的;同时我们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同事送孩子去读美高美本,所以我们比较早就有送孩子去美国读书的想法。 在孩子8年级的时候,我们认为她在中国文化上的基础也已经比较扎实了,就考虑让她去美初就读。但最终促成这个事情的是Lily自己。Lily和我们一起去了美国,参观了美国的大学,感受了美国的文化。她自己决定了要在初中阶段出去留学,这点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刚开始送孩子过去,最初我们还是有点担心。毕竟一个14岁的小女孩一个人去美初,我们是各种不放心。Lily去的学校位置是比较偏的明尼苏达州,我们和学校的沟通主要通过邮件。但我们第一次送她去上学的时候,能感受到学校的老师非常有爱,Lily在这个学校里非常的快乐,因为能生活在一个比较有爱的大家庭里。 包括最近的新冠疫情,学校也非常的负责任,很好的关注到了情况的变化,当机立断的通知孩子们尽快离校。所以我们学校的孩子基本都在美国疫情大爆发以及航班困难之前回到了国内,不得不佩服学校的英明决断和对孩子们的负责,也反映了这个寄宿学校丰富的管理经验。 另外关于美国教育的个性化我们还是很有感触的,个人感觉美国更加注重个性化和自由的发展。还记得Lily小学时候语文考试,一篇阅读理解题,文章的答案必须是几个固定的关键词,哪怕孩子用了比较接近的词也不给分;包括孩子参加语文培训班,培训班的老师总结了就像数学公式一样的方式来写文章的阅读理解题,这样就容易得分。但这样的教育方式对我们来说太死板了,孩子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想象空间了。 而在孩子去到美国中学后,同样是学文学,美国老师在文学方面的教育感觉更加灵活,通常的方式就是找合适的书大家一起读,小组内一起讨论。Lily也和我们聊一些她正在读的书,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鲁迅的朝花夕拾,余华的活着等等,其中活着这本书涉及到中国的现代史。当时Lily才14岁,我们其实很担心她对解放战争,尤其是***历史是不了解的,但是没想到这种方式读下来效果还不错。因为在读这些书的时候,她是负责解释中国文化历史的,这就需要自己去上网去查询大量的资料,并经过精心的整理以后,来给同组的其他同学解释。所以我们从总体感觉上来看,美国的文学教育,更加能够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美国中学的选课是相对比较自由的。比如Lily在数学上不错,不想再浪费时间在一些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上,那么就可以在自己更加喜欢的生物,化学等方面修更高阶的课程,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发挥孩子自身的能力,也能取得更好的GPA的分数。 所以,总体上回顾Lily的美国中学生涯,从8年级到12年级,我们对美国中学教育还是很满意的。也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周围有人也问过我们是不是后悔选择这条路,毕竟这事还是有点冒险的,但这个答案我们都是比较坚定,也比较统一的,一点都不后悔。 2. 双专业申请,Lily情定生物与艺术 其实Lily确定生物专业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Lily在国内初中学校就比较重视研究活动,出于兴趣还做了生科所的项目,也取得了一些奖项,这个可能跟我们家长本身就是做研发的也有关系。 到了美国中学以后,这个学校有Bioscience项目。这个项目涉及到生物医学方面的各种课程以及相关的实验,我们当初选择这所学校也是看中了这个项目。Lily从九年级开始就加入这个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神经科学方面的实验以及研究。我们从中也了解到了美国医学研究的严谨性,尤其是在伦理的方面。 Lily在生物医学方面的涉猎是逐步深入的,她很早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去阅读各种的医学书籍论文,参加学术研讨,而且经常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和发布。每次发布之前老师都会帮她进行非常细致的沟通修改,尤其是 PPT的结构逻辑以及一些细节图表,我觉得这些会很好的培养她日后的工作思维和能力。所以在生物医学这个方向上,她其实是早都确定了的。 她双学位的另外一个专业视觉艺术,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Lily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画画,到了7年级的时候,课程比较紧张,就先暂停了。到了美国中学后,孩子学的是水彩,画画非常注重细节,一幅画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每天花上个把小时,一幅作品下来得20-30个小时左右。让Lily最后在美术上有所突破的是她从10年级到12年级所修的高阶美术课程,包括12年级的AP美术。 3. 与丽格携手, 完美的规划让Lily申本路上不走弯路! 我们是在2016年,Lily九年级一开始就和Lily老师签订了美本申请协议,最开始是Lily妈妈在网上接触到了Lily老师。我们俩觉得Lily老师是在美国的华人,对中美双方的文化都会比较了解,而且交流下来,我们感觉Lily老师人很实在,让我们家长觉得比较放心,比较踏实。而且说心里话,其实把孩子托付给丽格也可以让我们解脱一下。这么几年下来后,我们觉得丽格教育没有辜负我们的信任。从刚开始,根据孩子的特点,家长的需求,丽格就给我们进行了一个完整的高中四年的规划,回头想想,这四年每一步我觉得都是正确的。 虽然Lily不是学霸,但我们很了解孩子,她非常努力听话,是很受教的那种孩子。丽格老师们在这四年中带着她,每个月和孩子沟通,了解她的生活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关系非常密切。最后都成为了孩子的好朋友了。同时,丽格老师们又像孩子的大姐姐一样,很专业的给予她方向性的指导,而且很多事情一下子就能讲到位,让孩子能够清楚的对事情进行利弊分析。所以很多时候,Lily遇见问题后,不会来问我们家长,而是会直接去问丽格老师们。 Lily在9年级和10年级分别上了两个夏校,都是在丽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选择并申请的带学分的夏校。其中塔夫茨大学的夏校我们选择了生物和艺术两个课程来进行学习,这跟孩子后期美本申请的双学位是刚好对应的,而丽格老师们对塔夫茨大学双学位的了解也是非常清楚的,同时她们也非常了解Lily的情况,认为这个双学位项目是非常适合Lily的。而这个夏校的申请也给孩子很好的做了铺垫,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策划,回过头来看,我们觉得设计的非常好。 美本申请过程中,丽格老师和孩子沟通了大学申请的各种事项,包括文书的修改撰写,系统资料的填报,访校安排,和学校的面试等等,我们基本都是按照指导顺利完成了。作为家长,也没操太多的心,当然申请过程中还是有些时候会焦虑。第一个呢,是SAT的成绩,Lily托福其实比较早就到了105分,好像也没费什么劲,可能跟孩子在美高就读有关系。但是SAT我们十年级暑假的时候在国内的机构学习并参加模考,考了很多次,模考都是1400+以上的成绩,所以就没有很重视起来。 但是等到了11年级真正考试的时候,第一次考试连1300分都没到,我们就开始着急了。因为接下来可以利用培训的时间不多了,春假时间又太短,培训效果肯定不好,那就只能寄希望于11年级暑假了。好在11年级暑假我们找到一位非常不错的培训老师,把SAT阅读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掌握了之后,成绩也逐步有提高了,然后数学和语法作为基础,孩子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也陪着她不断练题。但是每次的模考和实际考试,对我们一家三口都是比较焦虑的时刻。最后孩子的成绩勉强过了1400分,离我们最初设想的1450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在此也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孩子不是学霸,SAT还是要早点抓起,尤其是基础部分的数学,语法,词汇等,早点准备更好。 第二个焦虑的时候就是在等ED结果的时候,因为孩子的sat成绩不理想,再加上塔夫茨本来录取率就比较低,这让Lily原本从10年级就一直心心念念的梦校一下子就变得很遥远了。丽格老师当时和我们也都在考虑是不是要换其他学校,比如布兰迪斯等,校单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但在最后ED做选择的时候,我们还是决定选择ED塔夫茨,坚持做出这个决定的是Lily妈妈。塔夫茨对我们来说就像树上的红苹果,我们还是想使劲跳一跳去够这个学校。所以经过和丽格老师沟通后,大家还是准备全力以赴冲塔夫茨,丽格老师也支持我们冲一下。 在ED出结果的那天晚上,Lily妈妈一晚上都没睡好,Lily也在焦虑之中,到最后看到学校发来Congratulations的录取信时,大家都喜极而泣,想想还是比较感动。 不管是丽格老师还是我们一家三口,这几年的努力最终还是被塔夫茨看到了,SAT分数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孩子规划下的GPA以及在Bioscience和艺术方面的努力,还有各项活动以及老师推荐信等等,我们都是尽了最大的努力的。尤其是Lily,我也是更深刻的认识到了Lily对塔夫茨的执着,非常感谢丽格老师多年的指导和陪伴,虽然整个过程中有焦虑,有忐忑,但我们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过程也是比较顺利的,几乎没有走过什么弯路。 回过头来看,我个人现在觉得美本的竞争程度不亚于国内高考,但考核更全面,更综合。学生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不能有太短的短板,同时要准备标化,要早准备活动,还要准备好心态。坚持长线作业,才能在最终收获梦校! 4. 孩子在海外成长, 不影响我们与她之间的情感纽带! 另外,身边经常有同事或者朋友问我们,孩子14岁就出去,你们放心吗?值得吗? 其实我们还是比较放心的,一方面我和Lily妈妈都属于心比较大的,比较不拘小节。另外一方面,因为Lily自己有出去的想法,她自理生活能力也不错,另外去的学校也是寄宿学校,管理制度比较严格,而且学校也非常友好,这些都是好的地方。 但这些好的地方并不代表没有坎坷。在国内八年级的时候,Lily 的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强,而且美高8年级课程比较简单,所以孩子游戏也玩了不少,一直到九年级才开始真正学习。她自控能力的提高也是在老师的培养下形成的。因为美高的教育跟国内不一样,作业老师也不催,你不交就不交,老师直接扣分,那么你的分数就不好看,你就得承担结果。所以学生自然而然就得自己培养管理自己学习进度的能力,自控力也就明显提高了。 而对于Bioscience 和美术,因为孩子自己感兴趣,那就更没问题了。所以我觉得其实要培养的是对于她喜欢的东西,如何能够持久坚持并专注,以及她整个人的全面提升。除了学业之外,她的个性也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比如独立自信,自我管理能力,领导力的锻炼,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其实都是在这五年内逐步丰富起来的,我个人感觉是越来越综合越来越立体,身边一些很具体的事情也让我们感觉到了Lily真正的成长。 前一阵子美国疫情爆发后,学校停课了,孩子回到国内后,美高学校安排了一个美国的电视台对回到中国的两个孩子做采访,Lily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后来看了采访视频,觉得Lily和她的同学对中国疫情的介绍比较贴近,也很真实,同时对美国记者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个别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回答的也非常得体。既符合中国人的想法,也符合美国人的认知。我们是很希望这一代的小留学生,以后是能够成为中美两国交流的一个好的桥梁的。 再者关于父母和小留学生的感情维系,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和Lily妈妈的工作都比较忙,出差也比较多,刚开始在美初第一年,我们之间的沟通其实是不多的。第一个中秋节Lily还是很想家的,但当时我们不知道,事后我们也反省了,后来就固定在我们每天的上班路上来和孩子沟通,因为我们开车需要大概四五十分钟到单位,而这时候刚好是Lily晚饭前后的时间,孩子也比较方便,就形成了一个惯例。 我还记得2015年我们送Lily去美国上学,最后在学校分开的时候,妈妈和Lily拥抱了一下。我当时碍于情面没拥抱,后来还有点小遗憾。其实我觉得这五年的时间Lily真的是越来越懂事了,是一个很大的成长,Lily妈妈和孩子定期的沟通也做的很不错。但对比一下,我作为爸爸介入的深度还是不够的,通常都是在她们两人之间有分歧的时候做下缓冲,还好在她SAT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有机会可以和Lily一起做SAT,包括SAT2的数学等,帮助孩子进行成绩提升。后来在Lily回国隔离的时候,我也有机会陪孩子一起隔离两周,包括现在因为疫情,孩子必须要在家待5个月,那么我们可以充分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相聚的日子,以后这种机会其实也是很少的。所以简而言之,我觉得孩子的成长,还有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的促进都是很重要的,缺一不可,相互促进。 5. 给未来申本家庭的建议 总之,我觉得美高的孩子,相对比国内孩子成长的更综合,更立体,所以有想法的家庭还是可以考虑早点送孩子出去。 另外,大家在考虑送孩子去读美高的时候,建议重点关注一下学校国际生的管理经验,这点我们看来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 再者,美本申请层面,家长们还是可以考虑找一个靠谱的顾问机构尽早给孩子规划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顾问,家长和孩子三方联动,步调一致就很理想了。 在对于美本学校的选择上,我觉得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度。而在专业的逐步演绎上,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再到家长和顾问的引导,激励,就可以实现一个水到渠成的发展。 1. 五年美初高生涯让我快速成长起来! 我是8年级的时候就去了明尼苏达州留学,美初的一年因为要适应环境和语言,再加上爸妈不在身边督促,学习和生活都比较佛系。但到美高后,老师们就开始一直鼓励我参加活动,比如像我们学校的Bioscience Program,就是一个生物科学的荣誉课程,我认为这个项目的参与是塔夫茨最终愿意录取我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在Bioscience待了4年,从刚开始的什么医学词汇都不懂,到了之后直接裸考,从刚开始的不敢碰手术刀,到后来面无表情的解剖羊肠,从刚开始的不会收集数据,到之后一遍遍的演讲,这个课程教了我太多的东西,也让我意识到我会继续在科学领域前行。 再比如当了三年的学生宿管,这个职位让我每周有一天会被占用三个小时,这三个小时的缺失不仅让我更会压缩剩下的时间来高效学习。并且执勤的时候,我和宿管以及其他一些体育生的沟通,也让我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里边。 再比如十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表演队Wooden Soldiers,也就是学校的游行表演队。用我妈的话来说就是女子耍棍队,前两年我就只是跟着队伍的其他人训练表演,但直到十二年级竞争成为队长后,才意识到队长要承担的责任相对于学生宿管之类的重了很多。大半年过去了,这个职位带给我的收获远远超过leadership表面看上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