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回答美高小寒工作室: TOP美高美本申请 中级顾问家长您好。
孩子如果是已经10年级了或者更高的话,的确是时间真正了解未来想申请的美国大学了。
孩子如果还小,了解大学可能只能是从一些媒体,舆论,身边人,网络评价等渠道拿到常规信息,基本也是都大差不差。
我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帮我的10年级孩子认识分析(“了解”)美国大学的。
1. 在学术上与你能力匹配的大学
你想在大学里接受挑战,但陷入困境是有压力的。同样地,如果你的学术能力比其他学生高得多,你可能会感到无聊或不适应。重要的是,要寻找那些你的学术情况(如考试成绩、GPA、课程严格程度)与其他学生相似的大学。
2. 通过实现上大学的目的来了解学校
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毕业,读研,读博,科研,就业,创业,回国等。
如果有了方向,一般高中10年的时候,基本学生文理科就能分的很清晰了,和国内一样,读完高一学校就分文理科来准备高考。那么,
1.确保一所大学提供你的专业(如果你已经知道你想学习什么),是前提。
2.研究该大学的课程(学校官网就有)。该项目是否包括与教授的研究?是否有通过该项目进行实习的机会?你对这些课程感兴趣吗?与此同时,有些聪明并且有一定学术能力的学生会去参加大学提供给高中生的项目(带学分的夏校那种)来认识了解学校。
3.如果孩子不知道想学什么,那么考虑一下孩子可能感兴趣的一般领域,并寻找在这些领域有优势的大学。例如,如果孩子一般对科学感兴趣,孩子可能想寻找研究型大学,即使你不知道你到底想研究哪种科学。
一些可以实施的方法(个人推荐,仅供参考哈):
1. 找曾经上过自己认为不错的,并且有一定可能性的大学的同校学长学姐,对比下自己的GPA等硬核考试分数是否和他们存在差距。这一步是确定学校。
2.确定专业和兴趣匹配。美国所有大学的官网,都有自己课程和对应professor教授的信息。可以通过顾问或者自己进行查询。另外关于教授的信息,可以查询美国Linkedin或者通过自己所在学校(美高)的老师或学术顾问进行了解。有些学校的顾问是非常专业的。
3.Campus tour也就是游览校园,这个在每个美国大学的官网都有visit页面可以申请,与此同时,在mailling list上填您美国地址的话,还会定期收到学校的一些资料(这个您可以找在美国的亲戚朋友顾问来注册)
4.是我个人最推荐的。就是美国著名社区Reddit,上面每所大学的学生都在上面有各种讨论。高中生其实没事逛逛会发现众多只有本校学生才会了解到的知识。但是这块毕竟是开放社区,上面聊的内容有好有坏,就看如何把控了。比如上面有找室友的,有问一学期有学神最多拿多少学分的,还有问如何能找到便宜打印的,几乎什么问题都有问,而本校学生和毕业生也都会进行热心解答。某些私立学校(学费太高加上录取苛刻)可能会回复的比较高冷一些,哈哈。
5.美国大学自己的杂志及出版物。有些您可以付费来订阅例如MIT 斯隆商学院的月刊等。
谢谢,有问题保持交流。 -
最好的找几位哪里就读的中国留学生问问情况。公立学校要了解一下好专业的淘汰率,读不下去好专业的大学生只好退而求其次转其它专业。
-
如果说依照朋友或老师的经验来做判断是“小马过河”,即个体差异,他人经验不足以参照,那恐怕单纯实地访校也一样作用寥寥(时间太短),必须亲自在其中学习过生活过才能给出“正确”答案。
我们无法在真正进入一所大学之前拥有对学校的准确判断,但是我们可以准确了解即将进入大学的自家孩子。现在我们从目的出发,也就是说让孩子更好地度过大学四年,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罗列出对孩子最重要的因素,比如天文学、戏剧或者社交活动。这个清单通常包括几项,每项权重不同。家长如果想帮忙,就试着帮忙厘清如何保障孩子需要的因素的品质。如此,对学校的需求变得更加具体而明确,适合孩子的学校比较容易浮出水面。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到了多么适合或者不适合的学校,是否虚度大学时光,这取决于学生本身。 -
家长您好;
最近我们也在为这个问题撰写了一篇公众号文章,请关注。您说的不错,网站里面可以了解到的就是皮毛,还有可以量化的数字。但是对于校园文化,风格和环境是否适合孩子就是很重要的选择,您讲得不错,这个至关重要。建议您可以找有经验的顾问做详细的规划和安排。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个就是我们一直推崇的选校准则。 -
家长您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要有去从这2个方面探索:
首先要先知己----看下孩子有何种特点,自己对大学的期望
其次要知彼,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去了解:
(1)在读中国学生
(2)学校官网
(3)顾问
(4)访校
评价一个学校除了学校的硬件如综合排名,专业外,软件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个体主观的反馈。 个体差异性就会导致同一学校会有各种略有不同声音,关键在于自己的条件以及期望是否与学校相匹配,适合才是最重要! -
择校很关键,我在美高担任大学申请指导办公室主任,负责全校学生的美本升学,下边我直接把关于择校的内部文件分享出来,希望对我们中国学生和家庭有所帮助。至于公立私立,及跨州申请策略,这个话题要具体分析,如家长需要,我也会为您分享。
ACADEMICS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you go to college for the education. So, academic atmosphere and courses offered are important. Colleges offer a variety of majors or courses of study. If you know what you want to study, choose a college with a strong program in that field. If you are unsure, choose a liberal arts college or university with a variety of options. Try to match your abilities to the college’s selectivity so that the college you choose is stimulating, but not overwhelming.
SIZE
Colleges can range in size from less than 1,000 students to over 50,000 students. Small schools may offer more personalized attention. Large schools could have more options and resources. To determine what is right for you, ask yourself a few questions: Will I feel closed in at a small college, or will I welcome the personal, friendly atmosphere? Will I feel overwhelmed at a large university, surrounded by so many unfamiliar faces? Is meeting new people more important than seeing faces I
know? When visiting colleges, make sure to visit ones of varying sizes to see what environment might
be best for you.
STUDENT BODY
A student body can be comprised of all men, all women, or both. Dormitory privileges, social activities, and extracurricular involvements vary by the type of student body. Some colleges may be primarily comprised of students from that state or geographic area, while others may have students from across the nation or world. Some colleges are commuter schools and have few, if any, dormitories with very little campus activities on nights and weekends. Other colleges have multiple dormitories and students are on campus throughout the school year.
LOCATION
When considering location, think about the cost and ease of travel, and your need for independence versus your desire to be near your family. For some, weather might be a deciding factor. Some people like the bright lights and fast pace of bigger cities, while others prefer the seclusion of suburban or rural areas. Note that colleges like geographic diversity; you may be more attractive to a college because of where you are from.
COST
Obviously, cost is a major factor. The total cost for a year–including tuition, fees, room and board, books, supplies, transportation, and personal expenses—varies from one college to another. Do not limit your college choices to only those you can afford. Many expensive private colleges have solid financial aid programs, which may cover anywhere from 10% to 100% of your tuition and fees. Additionally, home state public institutions offer less expensive tuition rates. However, financial aid can be uncertain, so it is a good plan is to choose several colleges, including ones you can afford and ones where you will need aid.
-
建议可以从出国留学的亲戚朋友或者学校里已经升入大学的学长学姐保持良好沟通,也可以去大学官网,每个大学官网基本都有线上参观校园的视频,可以了解大学的环境,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关于学校的访谈,以及大学每年都会举办的宣讲会等。
-
按照我的经验,严格说来,只有实地考察,才能真正有所感受。
第一,每个人对同一个学校的看法,差异真的很大。现在不缺信息,譬如许多学校都有虚拟访校的视频,综合其它方方面面信息,其实信息太多了。缺的是,对咱们真正有用的信息。校友、在读生,也都是他们的个人感受,不同的人可能看法绝然相反。尤其是你想要的“文化”,只有去现场感受,才是真实、确切的。
第二,跟咱们自己的背景知识有关。美国与国内差异太大。校友、在读生提供的信息,有时,咱们get 不到他们说的那个点子上。看起来好像听懂了,但并没有真的理解。
第三,公立、私校,这个建议不要太在意。美国大学虽多,任何名校、名专业,竞争者从来不缺。这点上,公校、私校差异恐怕并不大,都是一位难求。因为是咱们在申请,真实情况恐怕远没有到那种已经可以随便挑选公校、私校,游刃有余的地步。公校、私校之间,核心差异有两个。一个是学费标准,总体私校高些,公校多少有补贴,稍稍低些。另一个是你的个人身份,是否为本州居民——私校不在乎这个(在乎其它方面),公校拿了政府补助,“必须”在乎这个,譬如,本周居民在录取率、学费上都有优惠。你看加州系(UC)、佛吉尼亚大学等等,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个,跟国际生有关么?好像关系不大。
第四,学校规模大小。不知你心目中的“大”和“小”,有无一个标准。我孩子所在学校升学办表示,在他们看来,5000人以下的都是小学校。那就是说,许多文理学院大概率都是了。上万的才能算大学校。这里,恐怕关键不是规模问题,而是文理学院与综合性大学这个差异。这个,是否比规模大小更重要呢?
第五,多了解是好事。如果能够将想要了解的内容,理清楚,有一个内在的逻辑,会大大提高收集信息的效率。否则,容易浪费许多时间,事倍功半。 -
提到对院校的分析,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了解学校常见的几个纬度:
1:学校历史、校风精神、校园文化等方面
思考院校风格是否和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求学愿景想匹配,如保守or开放、严谨or自由、学术or社交、竞争or友好,这些特征都和你有关,直接影响将来的入读感受。
2:院校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生活保障等方面
判断院校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环境、城市氛围、物价水平等诸多因素是否符合自己的想象,满足自己的基本要求。毕竟,呆在让自己喜欢的环境里学习是很重要的事情。
3: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方向、院系设置、选课制度、导师资源等
判断院校在自己目标专业领域,是否满足自己的求学需求,或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学术研究方向,院校的专业设计和选课制度是否符合自己的学习习惯。
4:院校所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未来实习机会等方面
大学所在城市,是人生的第二故乡。所以城市很重要,城市是否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在实习就业、生活社交、交通出行等方面,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至于是公立、还是私立、是大规模还是小私密,这些具体的指标是很容易获取的,这些小指标其实要放在大的选择纬度里,匹配孩子的个性特征,被进行综合判断,才有意义。
那么提到了解院校的渠道问题,有一下几个建议:
1:院校百科、官网、博客等院校自媒体
2:CB、NA等行业性网站的归纳总结、FS就是很好的平台
3:校友博客、论坛、社群等,或来自学长校友的介绍
以上意见,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孩子fall就升上gr12了,一直都是学校的counsellor 跟进,现在才找顾问諮詢匹配的大学行吗
-
再次鼓励目前在美本,美高的同学多写对目前的学校的评价。否则后来的学弟学妹只有看美国人的评价和排名了。
热门相关问题
感谢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