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很高兴看到您提出这个问题,事实上这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问题。两个角度去思考匹配度这个问题,得到的“对于申请方向”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从大数据的角度来看,特色匹配是学校录取学生非常重要的评定指标:和学校匹配度高的学生生确实是更容易拿到更好的学校的offer。从学校的角度也是非常好理解这个事情的:对于这些私立学校,大学升学榜单是非常重要的,而保证这个榜单的前提就是学生足够优秀且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变得更优秀。那么对于学校来说,匹配度高的意味着学生不仅有能力,同时还有潜力。匹配度低的话,学生确实是有可能闯出一番天下,但是对于学校来说,成功的概率是更低的;换言之,风险更大。规避风险是这些私立学校非常在意的事情。
因此结论就变得很明朗了。如果是希望去一个更好的学校,那么就选匹配度高的学校;如果希望有更大的空间,那就去匹配度低的学校(i.e. 相对没那么好的学校)。这完全取决于学生的特点,甚至和家长以及顾问的想法无关。
至于校园文化嘛,我是建议竞争激烈的学校会比较好,原因是因为美本申请是激烈的,不是“相亲相爱”的。前期确实会非常难,甚至是痛苦的,但是前面不受罪,后面就得受罪。所以我们经常说嘛,美高看着美好,其实真得挺累的,要做好十足的准备。(度过这四年远比申请本身难啊!) -
第一,美高并非可供咱们随意选择。只有在这个限制性前提下,在可选范围内,谈择校才有意义。经验显示,没人敢说300所寄宿、3000所走读,咱有本事唾手可得,易如反掌。
第二,美高强调“全人”,而非“完人”。全人,在美高叫“Whole Person”,因此看美高官网会有“Whole boy”或者“Whole girl”一说。“全人教育”,是让一个人的品格得到完整、健康的发展。这跟个性强弱并无逻辑关系,也不会怎么在乎你长板短板。它提供的,是更加多种的选择,和可能性。
第三,任何优质美高,各类竞争十分激烈。从学术排名(譬如进入前“x%”),到学生会“头男”“头女”,到校队队长、俱乐部社团创始人,甚至,宿舍里的prefect、校刊校报编辑。那里,不是送孩子去“锻炼一下”的地方。万一,锻练不成呢?看看身边常有朋友孩子一两年后转校、回国,美高10年级、11年级还有招生名额——意味着有人退出、有了空学位,就知道这不是好玩的。
第四,想去好美高,别指望有舒适度。能有的舒适,是空调、暖气、牛排、奶酪、运动场地、科学中心、图书馆,以及其它各种顶级设施设备。但是,除此之外,在那里学习、生活,别指望能舒适。最舒适的学校教育,其实在国内——因为孩子只需要考虑一件事,读书。美高要“全人教育”,远远不止读书这一项。否则,何来“走出舒适区”一说呢?
第五,除非孩子偏科到极致,否则,优质美高都能充分满足孩子的需求。问题主要在于,到了那里,孩子能否利用好学校的资源和条件?要说会否有个美高,老师教不了孩子的,恐怕真不多。看看通常都在60-70%甚至更高的高级教师(即硕士、博士学位学历)比例,这个,还真不是说的。
第六,现有的长板、短板,只是现状。孩子那么小,可塑性那么强,潜力那么大,一切皆有可能。为啥,我们一早自我设限,尤其是为孩子设限呢? -
您好。
很多人对此都抱有不同观点。
但我表达下个人观点,教育的核心优先级考量,其实不是学校,不是资源,不是地理位置,也不是社交媒体和网络上的流行度。
而是孩子本身。
把孩子送到一个他自己喜欢的学校,比什么都更重要。我们经历过很不错的寄宿学校的孩子出来找我们想换走读学校,因为他融入不进美国孩子的圈子,非常自闭。
另外客观来讲,中国学生8年级的数学,的确是比大部分美国学校的数学多学了不少,但这个被称为优势,可能过于主观了。
很多很厉害的孩子在美国本土,高三就接触大一要学的微积分了。
所以我觉得还是让孩子学的开心,要远远大于其他因素。(很多父母替孩子做了决定,父子母子关系破裂的也都始于此)。
我觉得把学校特长和他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匹配,让他在不错的学校范围内选出自己的心仪学校,就是最正确的答案。
谢谢。 -
家长您好, 关于学生的兴趣与未来学校的选择, 两种方案各有特色, 都能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有所裨益。
对于学术兴趣明显, 未来定位清晰的学生, 在相应资源完善且突出的学校, 能进一步扩大知识储备, 做好下一阶段和大学学习的准备。
反之, 对于兴趣仍比较模糊, 或希望探索新领域的学生, 选择兴趣对立面的学校能获得新资源, 打开新视角。
另一方面, 针对性格与学校的选择, 建议还是与学生的个性为基准。强行将弱势的学生投放在高压竞争的学习环境中, 可能引起学生的不适, 而且美国高中重视个人与团体 / 社区 / 校园的结合, 将性格不匹配的学生植入校园, 学生个人的就读体验以及融入度也会有折扣。希望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获得更好的进步与成长。 -
您好,针对您提到的两个问题,”孩子应该选择拓展自身强项还是应该补齐短板的学校“,和“一个比较不强势的孩子是应该去一个校园文化上竞争激烈的学校锻炼一下,还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学校得到安全感?”我认为屈居于如下几个点:
1、您对孩子的教育期待是什么?
1)如果是孩子的兴趣一早就和明确了,并且家庭也希望可以在孩子擅长的科目和特色有所发展,那满足孩子在特色方面的资源一定是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
2)但是如果孩子对于目前比较有特色的部分,并不是真正兴趣所在,而希望更加全面的发展,或者家庭想要让孩子当下短板的地方得到加强,那可以朝着更能补齐孩子短板的学校去看齐。
3)当然美国学校有那么多,也并不是只有以上两种选校,如果孩子的院校选择里面有的选,也可以选择综合实力和资源比较丰富的学校,理科项目也比较给力的学校,而说到人文,美国的私校基本都是上百年的学校,人文积淀还是比较深厚的,对于STEM的项目的不断加强,也是近十几二十年的事情。
2、孩子的不强势,但是是否是有很强的自驱力或者上进心、抗压能力是否不错?应不应该去一个竞争相对比较激烈的学校和孩子是否强势关系不大,而是和自己的自我期待,抗压能力等有关系。当然还与整个环境的竞争是哪种竞争有关系,还是需要拿学校的情况来具体分析,结合孩子的情况,以及家庭希望孩子在一个学校里面成长成什么样的学生等综合考虑。 -
要看孩子是否喜欢挑战,敢于接受挑战,是否有能力接受挑战。如果回答“是”,那么去一所理科强的学校应该更好一些。数学好的孩子也要看是喜欢往前学,或竞赛,或兼而有之。做竞赛,中国留学生有先发优势,因为从小接触过一些难度较大的题。如果往前学的话,就要看看学校提供的数学课程安排是否满足孩子的需要。
此外,竞赛激烈并不一定就没有了“相亲相爱”。象我现在教的多元微积分班上,十一年级的学生就占了一半。明年这些十一年级的学生将继续学线性代数与微分方程。同学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和谐的,而且超越了种族,这方面感觉比其它的班做得更好。 -
您好,美国的教育传统一直是“文科立国”的,因此美国的所有学校都会非常重视文科,英文和历史是主课中的主课,所以所谓的”文科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尤其是排名前50的寄宿制美高,可以说没有一所是文科弱的,个个都非常重视阅读、写作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只要是选择一所优质的美高,那么文科肯定不弱,这点不用担心,所以如果是一个数学优秀的小朋友,我会推荐他选一所在理科方面比较重视,投入比较多的学校,让他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美高校园之内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越好的学校越激烈。竞争不仅仅体现在学术上,更重要的是还有体育上、活动上、社交上等等等等,绝对不是相亲相爱的,所以孩子只要去了一所优质美高,是不可能特别舒适的,孩子必须要学会接受挑战并且在其中获得成长和满足感,实现自我的提升和飞越。在现在这个阶段,相信孩子的手里是有多个offer的,所以才会有这个提问,我的建议是如果都是非常好的高中,首先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无论是有几门他感兴趣的课程,还是有他喜欢的活动,只是他喜欢的学校和环境,他才能愿意在其中体验新事物并且接受挑战。 -
择校的确是一个很关键也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要考量的因素的确很多,不过针对您提及的是扬长还是避短的问题,其实也是需要针对家里孩子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首先美国这些好的私立学校,文科基本都不差, 不论是写作还是阅读,都是很强的,所以不大存在文科弱的情况,另外就是高中阶段其实还是通识教育,所以孩子其实去的学校很多都是文理并重的学校,孩子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优势,比如理科强项,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尝试一些自己可能之前比较薄弱或者没有尝试过的版块,高中不用太强调孩子往后的方向,当然要是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发展方向的话,那是好事情,可以在这个方向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希望以上解答能够帮到您,祝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