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问答列表 我要提问

我的问题前几天有家长问过类似的,但是我还是想再问一次想听听更多老师的想法,不好意思。是不是在现在美高、美本申请这么激烈的情况下,纯兴趣导向的孩子还是拼不过那些从很小就开始规划的孩子?我身边很多家长从孩子小学就在特别精细地规划了,感觉一点儿孩子自己的犯错空间和尝试空间都没有啊… 或者结果会更好吧,但这样长期看真的是对孩子好吗?还是“不顾手段”进入一所好的高中、大学之后,再去探索呢?但是这样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小学规划高中,高中规划大学,大学规划研究生或者工作…… 孩子犯错的尝试的空间,究竟在哪里呢?谢谢老师们!

FS用户 通过 网站 提问于2020-09-27 13:36:35
  • 回答于09/29/2020
    兴趣导向和长时间的坚持和探索, 这是最好的和最有特点的规划。美高和美本和国内的申请不一样, 就是没有什么固定的或指定的加分项。 你的自由度很大, 你做的什么不重要, 你做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和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更重要。
  • 回答于09/29/2020
    打字无法说清,需要具体分析。每个个体不同
  • 回答于09/29/2020
    您好:

    同意赵老师说的,一个Strong的申请者,兴趣和规划是并不矛盾的,我非常不赞同“不顾手段”进入一所好的高中大学.............其实,是金子在哪里都会放光,如果不顾手段,最终孩子是无法达到家长所期盼的那样的。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孩子的能力不一样,智力不一样,家长的支持和引导也不一样,而能把兴趣导向和有步骤的规划结合在一起的孩子是少数,但不代表没有,现实生活中,这些牛娃大有人在。

    我觉得孩子的成长,要个他们犯错的尝试空间,在小学,高中,大学不犯错,不意味着未来的社会上不犯错不吃亏,因为竞争时时都存在,谁能预测到十年二十年之后自己依然是那一个顶峰林立的强者呢? 谁又能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 Covid-19改变了全球多少人的生活,打破了他们的梦想?

    因此,让孩子正常成长,有能力的,不妨给与规划,没有能力的,不妨让其快乐成长,因此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父母要对孩子有个全面的认识,准确的定位。千万不要随波逐流。
  • Victoria周老师 中级顾问
    回答于09/29/2020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从小开始规划可以考虑,毕竟每一个精英家庭的孩子都是从小有自己的发展路径的,只不过大部分的普通家庭消耗不起这样的支出,这是现实问题。中国家长容易过度焦虑是因为自己总认为不如别人,但是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有的孩子本身就有天才基因,不需要人引导或者刻意的打造,就能够出成绩,但也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普娃”还是需要从小有一定的指导,但是指导来自于谁,是家长本身的引导更为重要,还是其他老师的指导重要?这个还是一样,取决于孩子自己。孩子当然可以多尝试不同的东西,但是是否每个东西都值得尝试?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到处乱撞?还是看看自己的经济条件,合理的规划一下为好。那些“不顾手段”进入好的高中,大学,并不一定就是孩子被“硬塞”进去的,我们看的也只是表面。这其中孩子付出了多少,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也不会是一点挫折都没有。归根结底,还是以上几个因素要考虑:经济条件,孩子本身IQ,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 回答于09/29/2020
    首先,规划从高一也就是9年级开始其实就足够了,如果再早点初中可以,没有必要从小学,孩子对很多东西都不清楚,也不确定孩子是否擅长。所谓的小学开始规划是没有意义的,其实也是没有根据的。

    其次,如果要进入一个好的美高,肯定要从初中开始规划美高申请。如果最终只是为了大学的申请,9年级就足够了。

    第三,规划不是强压给孩子去做什么事情,而是要结合孩子的兴趣。没有任何一个公式和方法能保证孩子进入某个大学,只有一个范围和区间,并且要看孩子是否能去执行。否则也是没有结果的。
  • 回答于09/29/2020
    家长,要看你培养的孩子是否是社会属性?这个很重要的,不要在肥皂泡里培养孩子,真空的培养,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我们今年最低龄孩子2岁家长就规划去美国读一流的幼儿园,你看到了家长心细程度。我们有一个女孩子,家长心细培养,最后奖学金考入安多福,然后全奖学金考入MIT本科和硕士,最后去了苹果公司。故此心细细在什么地方?如何去培养优秀人才有很多的道理可以分享。
  • 回答于09/29/2020
    你好,所谓规划,并不是不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而是没有规划,恐怕一直都在错误当中徘徊呢。
  • 回答于09/30/2020
    我作为升学顾问,同时又是家长(美国西北大学、Berkshire School 和前上海包玉刚学校家长),这是我的几个观点:(1)要真正发挥孩子的优点、事半功倍,必须是兴趣导向的;(2)兴趣导向和精细规划并不冲突;(3)没有犯过错和没有尝试空间的孩子不会走的太远。

    这里你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探索。一个孩子能走多远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她能不能不断探索,因为人生道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没有一条脚印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一生追随的。探索就会遭遇山穷水尽,也会看到柳暗花明;同时需要孩子有好奇心、勇敢、接受挑战、有自信心,跌倒了很快能爬起来继续探索。但探索不是一个开关,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把这个开关关掉,让孩子完全按照大人的意向学习、长大,然后有一天把开关打开了,孩子就知道怎么自己去探索。这是不会发生的。探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本能,长期不用就会失去这种本能。去年耶鲁大学新生到校的第一天,耶鲁校长给新生演讲的主题就是“A Culture of Curiosity" (https://president.yale.edu/speeches-writings/speeches/culture-curiosity),鼓励新生要不断探索。其中有一段他是这么说的:I want to encourage you to approach college unimpressed by how impressive you are; have more questions than answers; admit to being puzzled or confused; be willing to say, “I don’t know…but I want to find out.”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say, “Perhaps I am wrong, and others are right.”

    探索也不代表放养、家长应该甩手不管。家长一方面应该鼓励孩子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孩子创造探索的空间。同时也需要引导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孩子(而不是说“谁叫你早点不听我的话”)。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真正了解孩子,基于孩子的兴趣爱好,一起规划孩子的探索、成长的道路。而不是通过规划,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升学顾问更不应该以规划名义,把所谓的背景提升项目强加于学生。作为升学顾问,第一步应该做的事情也是真正去了解一个学生,然后基于每个学生的特长,量身裁衣地为学生规划学业和课外活动,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