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是位很有进取心的同学。值得点赞。作为经历过美高申请、如今孩子在读的成年人,或许有几点,值得分享。
如何理解“美高”里的挑战,以及,如何理解那里的“学术挑战”?
当你从中国去到万里之外的美高,你很可能会遇到这些挑战——其中许多,可能是你不容易想得到的(当然,这不是你的错。我的孩子们,就是这么过来的,因此,我有这样的心得),有道是,”少年壮志不言愁“嘛:
第一,中国与美国的差异。中国,跟美国完全不同。这个,只有等你去了,你才能体会到。
第二,中文与英文的差异,以及中文承载的汉语文化与英语承载的英美文化的差异。看看一只手拿两根筷子,与两只手拿一副刀叉,就知道个大概了。
其中,关于最简单的语言部分,我仅举一个例子,今天刚刚。你会明白,我想说什么。足球场、篮球场、高尔夫球场和练习场、壁球场、操场、马场,所有这些你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名词里,都有一个“场”字,你现在能否一口气用英文准确说出来?我并非在这里卖弄。我也是刚刚看到——就被雷倒了!答案是,“场”“场”不同,英文里都是不同单词!
第三,听课做笔记与小班制高度参与发言的差异。千万别小看这个。我坐在佩迪课堂里,看他们9-12年级上课,让你用1分钟陈述你的观点,试试才会知道是个什么样儿。一分钟,就这么多。
第四,一周一两节体育课和每天2小时体育等等课外活动的差异。
第五,不得缺课、休学,去参加各种比赛的差异。所有这些,你都得自己安排,花业余时间去做。
……
这样的差异,我还能列举更多项。
这个,跟你关心的”学术挑战“有关吗?
有关。有很大关系——这涉及到最后一个、最根本的差异:应试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差异。
在国内,你的眼睛只需要注意一个点——分数。去哪个教室、上哪门子课、用什么教材、老师是谁、难度等级……你都一清二楚,需要的是”同义反复“,做熟练工。可是,去美高,你要注意一个立方体——6个面,对不?你得面面俱到。这是”全人教育“的要求。因此,上面提到的所有这些差异,你都得面对、都得应付完成。
好了——答案来了:你再也没有国内那么多的时间、精力,来专心搞你的”学术挑战“。许多人,都会穷于应付。一不小心,你就掉在所有这些你以前从不曾见过,更不曾想过,如今却必须面对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烂泥塘“。
彼时彼刻,你还能否如此神定气闲着,昂着高贵的头颅,一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边说”我喜欢在竞争压力大、学术挑战大的环境下学习“?
还是今天:有位“学霸”家长告诉我,他们的唯一目标是“埃克塞特”,申请12所学校。最后,到手的只有一张offer。玄么?险么?差点全聚德喔!
我们拿到过Madeira。
前边不远处,还有Emma Willard,或者Hockaday。祝自我挑战顺利、成功!
此外,我想你也一定记得一个成语——眼高手低。我不清楚你的具体情况,更没有任何贬损或者挑战你的意思。我为你的雄心感到鼓舞。但是,以我六十岁的人生经历,和两个孩子去美高的亲历所为,我觉得,我应该提醒一下:喜欢是一码事,做成是另一码事。
不是么?
在任何一所”非常好但是不至于顶尖的高中“,都不会轻松。因为,那里要的是全人,不仅仅是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