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呼啸山庄》,英国人和美国人都在看什么?

看多了恐怖复仇小说或电影的书迷和影迷们,如果有人向你推荐看看《呼啸山庄》这部文学作品,看罢你肯定不会觉得故事情节有多恐怖。

不过,《呼啸山庄》这部文学经典,在出版后的确被评论界斥之为具有浓厚恐怖氛围的作品。看看这些评论就知道了:
“一部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作品”
“一部恐怖的、令人作呕的小说”
“小说充满阴森恐怖、病态心理和异教思想”
……
直到将近半个世纪后,《呼啸山庄》的内涵和本质才被人们认识到,才被承认是一部奇书。
后人赞叹这是一部富有独创性和超前性的伟大作品,列为世界文学名著。而且,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至今久演不衰。
然而,它的故事确实不算太奇特,它的震撼力究竟来自何处呢?
这部作品震撼我的,并不是它的“恐怖”与“病态”,“神秘“与“浪漫”,而是环境对人的性格影响
这部作品,用一句话概括而讲,就是写“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两个家族的恩怨和复仇。在我看来,这部作品不亚于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性。
同样是爱情悲剧,同样是牵涉两个家族的恩怨。
但《呼啸山庄》却是赤裸裸地揭示出故事悲剧的根源——人物成长的环境对人性扭曲的巨大影响,这才是该作品骇人听闻的人性解读,这也是当时社会对这部作品贬斥的一大原因。
人们难以相信,一个人生活在富裕优越的家庭背景下,却因受辱和恋爱不遂,走上了复仇之路,并且以畸形的家族联姻掀起毁灭浪潮。凭什么?
其实,作者在“呼啸山庄”、“画眉田庄“这两个家族生活的地理位置差异上,就已然揭示了代表着两种生活方式和人性特征。
故事中的主人公、复仇者希斯克利夫,保留着呼啸山庄的大自然的风貌和原始的本性。而受害者画眉田庄家族的温文尔雅的富家子弟和小姐,也保留着画眉田庄的大自然的风貌和原始的本性。
作品中的“呼啸山庄”,位于英格兰北部,坐落于高地荒原之上,它几乎与世隔绝。
在这里成长的人物完全打上了“山乡荒原“的自然色调,如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质朴、粗犷、率直、刚强。
“呼啸山庄”,顾名思义,作者赋予它特殊的含义——这座山庄所经受的风呼雨啸。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就是在这样的一片狂风呼啸的荒原下成长的。
因为“呼啸山庄”没有经过城市文明的熏陶和浸染,使得希斯克利夫的成长有所缺失。
希斯克利夫虽然获得原始自然环境的滋养,却因为没有接受过文明的洗礼,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他的感情奔放不羁,举止疯狂无度,爱起来不顾一切,恨起来不计后果。
画眉田庄则是呈现出一派田园风光,营造的是安逸、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虽然画眉田庄的富家子弟有着较良好的素养,温存体贴、文质彬彬。但也许过于安逸,他们的个性过于柔弱。
当希斯克利夫对这个家族报复时,他们一筹莫展、一味退让,最终让希斯克利夫成为了画眉田庄的新主人。
显而易见,呼啸山庄人的原始野性与画眉田庄的安逸软弱,成为了鲜明的对比。
《呼啸山庄》于1847年出版,当时的英国盛行的“绅士风度”和“绅士教育”,在这种社会文化下,人们难以接受作者向人们呈现的原始蛮荒状态。
这在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看来,自然是显得野蛮、奇特,至于书中希思克利夫的复仇行为,就更显得阴森恐怖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拜读这部名著《呼啸山庄》,也是如此。
而我认为,这部作品出版后之所以在当时社会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反而被叱责。
换句话而说,是作者敢于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大胆质疑这种“绅士”文化,使得当时的主流社会震惊了:画眉山庄的公子小姐接受的绅士素养的教育,面对压迫却无力反抗。
对于《呼啸山庄》这部常被列为中学生必读的英国名著,美国人是怎么看的呢?
对此,新足迹2016年独家打造深度阅读中级课程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专业美籍外教亲授,带大家解读这部英语原著,轻松学英语,学习基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批判思维。
项目详情请单击:http://www.xinzuji.com/program/1760/?cid=6077
周日开课: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执教 深入解读英文原著《呼啸山庄》